簡述道家與道教及民間信仰 92.12.31
什麼是「道」?
道是產生宇宙萬物的總根源,也是天地之間萬世萬物盛衰變化的總規律。道的法則落實在社會層次方面就是人們的道德規範。
何謂「道家」?
道家是指兼含哲學性之一個門派,這個學派以「道」為核心概念,其基本主張是:道是宇宙的根源,是萬物的決定者,世上萬事萬物都包含正反兩面,對立面總是互相轉化人們應該採取不違背自然的行為,應順從自然的法則。
「道家」的智惠就是定期反覆的提省醒「人需要反省」,有反省的時間與能力,才能再創生命的高峰。另外現代人過度強調效益產生、進度、、、等等。因而伴隨而來的是緊張與衝突,而「道家」則提醒放下、放空「讓個己有空間也讓他己有空間」,這樣才能激發生活的活力。
何謂「道教」?
宗教性道教創立於西元後二世紀之東漢時期,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其特徵是多神教,既祀祖先又祀神靈,並吸收古人之禮俗方術,它的獨特之處在於追求長生不老及肉體的不朽。
「道教」實則可兼用「道家道教」之名義通俗介紹,英文Taoism常兼含哲學性道家與宗教性道教,在論述時也會關注其間的關聯。精簡的說法,道家的睿智及其心性功夫,經由道教中人不斷的實踐,才實際建立了出家的制度,「或是不出家卻可在塵世中修行。這種道的匯通,真正彌合了哲學與宗教的二分法,兼顧了思想的啟發(理論)與修行的功夫(實踐)甚至在世俗生活中建立一個方外世界並提供另類反向的思維方式」。再者現代社會人為了生存而打拼,只為了個己比他己更好的生活,卻因此明爭暗鬥,縱其一生永無安寧日。道教是主張?????的希望人人活的輕鬆愉快、健康長壽,就此而言,道教很具積極的意義。
道教于歷史的貢獻
涵蓋社會學、人類學、政治學、思想、歷史學、哲學、心理學,涉及層面深入,在人類文化佔重要之一頁。
什麼是「道教徒」?
何謂道教徒?理論上可以指不同的群體既指那些踐行道家哲學的人,又指那些信仰道教的人,實際上很難區分誰是道教徒,因為道教徒在很大的程度上是指一個人的態度。
乩童是不是屬於道教?
扶乩是道術的一種,當屬道教積善派。
「道教」廣義來說是一種生活文化,嘗試在天、人的關係中建立一種法天行道的人生觀。而且道教在嘗試將中國傳統民間信仰于以系統化並將信眾組織化的過程中,涵蓋民間信仰和生活禮俗而構成社會文化的基層架構。
神就是人,是超人。道教所尊奉的太上老君(老子),張、葛、許、丘、四大天師、陳博老祖、張三豐、乃至八仙都是偉大的超人,他們或有睿智的思想,高明的哲理,或有高超的功法、奇妙的的特異功能,他們更有博大的胸懷,超然物外,蔑視權貴金錢追求淡泊的生活,內心的寧靜,清心寡慾,無憂無惱,神清氣舒。既然神仙高道是人不是神,我們在神的面前便可儘管抬起頭來,與其把諸神當成主宰和救世主,不如把他們當作一種吉祥的象徵,當作自己的老師、長者、甚至是知己的朋友。然而後世信徒崇拜至極便走上神話的路線,歷史人物由人而成神,使後人越來越「不識盧山真面目」只知五體投地頂禮膜拜,使得「道」之真理信仰式微、道法不興、經法不究,道壇淪為民間市利,修行落入習俗術法、迎神賽會、熱鬧祭祀,連花車女郎均上場助興,不倫不類莫此為甚。此乃值得智者深思。
基本上,老、莊「道家之教」的主旨在於修養心性,效法順應天地宇宙間的自然之道,使自己的人格日益完善,與道合一,無所拘束地,逍遙遨遊於天地之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