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說起道教
2.紫氣東來
說起道教
說起道教,我們也許會有一種似曾相識和親切自然的感覺,因為在我國民間信仰的五大宗教中,佛教、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都是首先在中國以外的國家誕生發展,然後再傳入中國。道教則不然,
道教完完全全是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由中國傳統文化孕育和發展起來的土生土長的宗教。
所謂道教,是指在漢代黃老道家理論基礎上,廣泛吸收古代神仙家的方術和形體的修煉,可以長生不死、得道成仙。道教奉老子為教主,尊老子的著作《道德經》為主要經典,並對其進行了宗教性的闡釋。
與外來的其他宗教相比,道教至少有以下幾點不同之處。
首先,道教上溯千古,兼容百家,其思想淵源與我國古代社會的宗教意識和民族文化緊密相連。雖然在後來的發展中,它廣納博彩,包羅萬象,貫徹九流,但它匯合眾流而不失主旨,始終邱持著固有的中國本色。因此,道教與中國人的傳統文化、傳統思想及傳統活方式貼得最近,它的教義信仰、修持方術、制度儀式等等,無不具有濃厚的中國文化的特點,是集中國士大夫雅文化與民間俗文化於一體、熔上層正統思想與下層異端意識為一爐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綜合體。
其次,道教對於中國歷史和文化的影響是全面而深刻的。它起自民間,受寵於官方,逐漸衛化為眾多派系,勢力遍及中化大地。在漫長的封建社會,道教與儒、佛二教並立,形成近兩千年中國傳統文化中三教鼎立的基本格局,不僅對我國古代社會的政治制度、學術思想、宗教信仰、文學藝術、醫藥科技等各方面產生重要影響,而且也深刻地影響我國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思維方式、倫理道德、思想情操,以及素養、願望、感情等等。所以,任何一個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的人,都無法回避道教文化的影響,正如魯迅先生所說:『中國的根柢全在道教。』
第三,道教是最重視現實生命的宗教。它以現實的生命為基礎,主張樂生、重生、以長生不死、得道成仙作為最高目標,強調形神相守、性命雙修、使現實生命不斷昇華,最後達到脫胎換骨、性命永固的目的。尤其是,道教的所謂成仙,並不一定要死後靈魂才能進入『天堂』,而是經過修煉的肉身就可以長生不死,既可以和凡眾生活在一當『活神仙』,也可以到遠離人間的仙境去超脫自在。道教的這種樂重生主張,比起外來諸宗教提倡的在世時苦修,死後才能升入天堂的說教來,更接近人世,更符合人的現實要求,也更富有人情味。
第四,道教與其他宗教的不同,還現在它沒有集中的創教時間和統一的創教教主。在時間上,它的孕育過程漫長而分散,是經過多種渠道、在不同地區發展,然後才逐漸匯合到一起;在神靈崇拜上,道教不是『一神教』,而是多神信仰,除了中國古代神話人物和道教自己編造出來的神靈外,大量的是現實生活中人們非常熟悉的人物,如老子、莊子、徐福、張道陵、葛洪、關羽、丘處機、張三豐……這些來自人間世界的神靈,不僅使道教更加貼近民眾,也使民眾對道教更加感到可親可近。
當然,由於道教孕育發展過程的漫長分散,加上其中的的許多神仙都是自成體系,相互之間很少或者根本就沒有什麼聯系,因此,在解讀道教的歷史時,有時很難在時間和人物上將它自連成一條完整的線索。還有,道教作為一種宗教,是社會意識形態產物,具有很強的虛幻性,因此書中涉及的許多故事多為民間傳說,而並非事實。
本書試圖通過一個一個傳說和故事的展示,使者對中國道教及其發展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由於作者水平有限,其中不足之處肯定不少,希望讀者予以原諒。
|